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酒·其七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天的菊花颜色美好,采摘下沾着露水的菊花。
把菊花泡在酒中,使我避俗之情更深浓。
一饮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往杯中注酒。
日落之后各类活动的生物都已歇息,归鸟也欢快的鸣叫着归向山林。
在东窗下纵情欢歌,姑且逍遥度此生。

注释
这首诗主要写赏菊与饮酒,诗人完全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摆脱了忧愁,逍遥闲适,自得其乐。
裛:通“浥”,沾湿。
掇:采摘。英:花。
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
忘忧物:指酒。远:这里作动词,使远。
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

  秋天是菊花的季节。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日,惟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格。惟其如此,作者非常爱菊,诗中屡次写到,而且常常把它同松联系在一起,如《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此诗首句“秋菊有佳色”,亦是对菊的倾心赞美。“有佳色”三字极朴素,“佳”字还暗点出众芳凋零,惟菊有傲霜之色,如果换成其他秾丽字眼,比如“丽”、“粲”、“绚”之类,反倒恶俗不堪。前人称此句“洗尽古今尘俗气”(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艮斋语),并非虚誉“裛露掇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公元403年)说、元兴三年甲辰(公元404年)说、义熙十年甲寅(公元414年)说、义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说、义熙十二三年(公元416、公元417年)说、义熙十四年戊午(公元418年)说。此诗为组诗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游国恩 等.中国文学史(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80-282
2、 孔德明.陶渊明《饮酒》诗系年考辨[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15-17
3、 钱华堂.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说略[J].零陵师专学报, 1986(2):22-30

简析

  《饮酒·其七》是一首五言诗。此诗表面描写诗人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首二句倾心赞美菊,通篇之高远寓意皆由菊引发;后六句具体叙写饮酒的乐趣和感想,宁静而美好,是对“遗世情”的形象写照;末二句写归隐之故,表达了诗人隐居终身的决心。全诗将菊、酒、诗结合,自然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呈现了独特的审美境界。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7篇诗文  132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楚歌

傅玄 傅玄〔魏晋〕

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兮限层崖。
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酒·十四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