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
陆游〔宋代〕
半掩朱门藓径斜,翠屏绣谷忽谽谺。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江近夕阳迎宿鹭,林昏残角促归鸦。
吾舟已系津南岸,唤客犹能一笑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红色大门半掩,长满青苔的小路微微倾斜, 翠绿的屏风后面,绣出了一片幽谷。
高低起伏的山峦构成了美丽的景色, 花朵繁密或稀疏,自由自在地开放。
靠近江水的夕阳仿佛在迎接归巢栖息的鹭鸟, 林中逐渐昏暗,残角的号角声催促乌鸦归巢。
我的船已经停泊在津南岸, 招呼客人,仍能欢笑一番。
注释
朱门:指红漆大门。
谽谺:山谷空旷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西园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起首两句,红门半掩,藓径微斜,隐秘而迷人。翠屏后绣谷,忽显一片碧绿,清新宁静。山峦起伏,天成之景壮丽。花朵繁密或稀疏,自然生长,展现了大自然的自由和生机。 颈联运用对比手法,江水映晚霞,迎接宿鹭归巢,和谐宁静。林中渐暗,角声催促乌鸦归巢,黄昏将至,添凄凉之感。尾联述诗人船泊津南岸,仍欢笑待客,豁达心态显露无遗。对人生乐观,对客热忱。
全诗以自然为背景,细腻描绘景物,赞美自然与豁达人生态度。满载对自然之爱,生活之热情,尽展作者对美好之敏感与生
简析
《西园》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勾勒出一处幽静的居所,翠屏绣谷的突然开阔增添了景观的层次感;颔联进一步展现了自然景致的和谐与生机;颈联转写近江之景,写出黄昏时分的宁静与归家的温馨;尾联写诗人船泊津南岸,仍欢笑待客,豁达心态显露无遗。全诗以自然为背景,满载诗人对自然之爱、对生活之热情,尽展诗人对身边美好的敏感触知。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236篇诗文 1143条名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宋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张孝祥〔宋代〕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